一、关于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基础研究
战略性新兴产业是国家为应对金融危机,调整落后产业结构加快产业优化升级,不断更新、完善现代产业机制而提出的重大战略措施。在国外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概念由美国著名经济学家赫曼在1991年最早提出,认为可以在投入产出关系中找一个关系最紧密的地方,将这个地方称作战略部门。随后在2000年,保罗的克鲁格曼将部门的劳动回报率状况及外部经济情况作为战略部门的识别标准。至此,战略性产业频繁的出现并被运用。
早在20世纪,迈克波特(1980)就把对现有技术的破坏式创新称作新兴产业,他指出这种创新要适应社会经济的发展,满足当前社会人的新需求。1996年迈克波特又对新兴产业进行重新界定,认为新兴产业贵在一个新字,可以是新建立的产业,也可以是因科技的注入而重新形成的产业。随后Blank(2008)将新兴产业看成是由一个新的产品或创意所形成的充满未知性和不确定性的新产业。
二、关于泰州产业现状和产业集群集聚的相关研究
王长美(2017)运用SWTO分析法对泰州新兴产业所拥有的优势、劣势以及所面临的外部机遇和威胁进行分析,为泰州在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中获取竞争性优势提供参考。
高珊(2017)从产业集聚效应的形成机制入手,同时在分析区域产业集聚程度的测度的基础上,展开产业集聚效应与区域经济增长关系实证的分析和研究。
李捷,霍国庆(2017)基于战略性新兴产业共性技术供给和需求视角,识别出战略性新兴产业技术创新模式,并对创新模式的潜在风险等进行详述。
郝松(2017)通过对产业集群和高新区相关理论的梳理,构建了高新区竞争力提升路径的基本研究框架以及综合评价体系。在高新区竞争力提升路径研究方面,从产业集群竞争力的影响因子出发,进一步探究产业集群的优势效应与高新区竞争力间的内在联系。
课题毕业论文、文献综述、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