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献综述
(一)课题研究的现状及发展趋势
近年来,随着全球合作深化,国际经济形势好转,苏州纺织产业为了走出“传统型淘汰落后产业”困局,积极响应国家《十三五纺织工业发展规划》及《中国制造2025》的总体要求,与此同时,苏州市接连出台了《苏州市丝绸产业振兴发展规划》、《苏州市“十三五”工业发展规划》,为苏州加快纺织产业改造、转型,开拓新兴市场,进一步深化全球合作,对接全球开放新格局,做大做强出口贸易打下坚实基础。为抢占新一轮改革开放红利,提高苏州纺织产业出口竞争力,苏州市大多数纺织企业纷纷落实相关措施。从已采取的措施和成效来看,主要思路是转型与创新。本课题针对提高苏州纺织产业出口竞争力的问题、对策等进行研究,契合苏州纺织业未来的发展方向,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纺织产业出口竞争力研究归属于产业国际竞争力范畴。对于产业国际竞争力的研究,国外开展的比较早,国内对于产业竞争力的研究尚处于起步阶段。迈克尔·波特(1990)提出国家竞争优势理论,又称“钻石模型”,用于分析影响某种产业国际竞争力的因素。波特认为,决定一个国家某产业国际竞争力的因素有生产要素、需求要素、产业要素、企业要素四大主要因素和政府、机会两个变数。关于纺织产业的研究,Helena Dahlbo和Kristiina Aalto(2017)对芬兰纺织品和纺织废料的流动情况行进了研究,并评估现行制度的环境表现,利用生命周期评估法得出利用再利用或再循环来补偿原始纺织品生产可获得环境效益等潜在好处。Laila Hossain和Sumit Kanti Sarker(2018)分析了孟加拉国的纺织业出口水平及出口竞争力,并具体分析了纺织业给该国带来的一系列环境问题,最后提出应发展创新技术处理纺织印染及污水,提升孟加拉国纺织品出口竞争力水平。
但是对于苏州纺织产业出口竞争力的研究,国外尚未涉及,因此对于苏州纺织产业出口竞争力的研究以国内研究为主。国内为数不多的研究主要体现主要在以下三个方面:
(1)苏州纺织产业出口现状。徐迅(2013)认为苏州纺织产业出口原料供应充足,自地理位置优越,国际环境良好,但技术和设备相对落后,行业标准较低,并通过引入贸易竞争力指数分析得出苏州纺织产业国际竞争力略显不足;陆彬(2015)从苏州纺织产业主要出口市场、苏州纺织业出口额及占出口总额比重、显示比较优势指数等方面分析了苏州纺织产业出口竞争力现状及水平。做类似阐述的还有王冬等(2017)。
(2)苏州纺织产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汤华、魏文斌(2013)认为苏州市纺织服装业遇到困境,作者通过研究苏州市纺织服装业驰名商标的发展,认为苏州纺织服装业在自主创新、研发投入、专业人才和比较优势等四个方面存在问题。盛冠球(2014)指出受宏观经济形势变化及产业周期性波动等多重因素的影响,苏州市纺织行业面临着市场需求放缓、产能压力加大、要素成本上升、效益明显下降等严峻形势。陆彬(2015)认为苏州纺织产业在对外贸易中面临着国际上绿色贸易壁垒和企业自身创新能力不足的问题。沈一凡(2015)认为苏州纺织产业作为传统制造企业面临的主要问题是融资成本高、产能过剩、由于资源压力导致的成本上升和劳动力短缺等问题。杨艳玲(2016)认为苏州纺织业由于出口产品品质不高、企业规模小、管理制度不健全和市场竞争等各种因素的影响,面临着巨大的挑战。韩义焓(2017)具体指出了苏州纺织产业的先天不足,还提出了面临的具体挑战。赵汉清(2018)聚焦苏州地区纺织行业的智能制造转型升级。通过对企业智能制造能力评估模型的陈述与分析,结合对苏州当地纺织企业的实地调研,对苏州地区纺织行业在智能制造方面的现状及一些共性特点进行综述,肯定了纺织行业在智能制造方面进行的有益探索,着重分析了纺织行业在开展智能制造的过程中存在的一些问题。
(3)提高苏州纺织产业出口竞争力的路径与对策研究。王世文(2012)认为'十二五'期间,苏州市纺织产业应从流程升级、产品升级、功能升级和部门升级四个方面入手,实现纺织制造业的高端化发展,实现纺织制造业和服务业的融合发展。王海燕(2012)认为根据苏州纺织服装产业转型升级的现状,提出适应产业转型需求的人才培养路径。通过专业设置和专业群建设、课程体系搭建、人才培养模式等方面与产业紧密对接进行阐述,意在校企双方互动培养企业需要的合格人才。徐迅(2013)从网络渠道、企业品牌、产业链及产业融合的角度提出提高苏州纺织产业出口竞争力的对策。蔡彤彤、王世文(2013)指出为了实现苏州市纺织产业发展规划的目标,金融机构还需提升专业研究能力,建立纺织产业信贷预警体 系;深化信贷和中间业务创新,提升产品市场推广能力;丰富金融组织体系,健全金融服务功能;完善银政企行业协会对接机制,实现四方沟通制度化。沈一凡(2015)认为苏州纺织企业作为实体经济主体的传统制造企业必须通过创新提高劳动生产率,促进产业转型升级。申栋(2016)从企业对创新激励的软环境、企业对创新人员的投入、政府的创新服务及创新保护政策等,指出提高苏州市丝绸纺织行业中小企业创新能力的关键所在。杨艳玲(2016)认为不断创新出口产品,创建知名品牌、完善企业管理制度、进一步拓展国际目标市场和优化产业链等手段是苏州纺织业出口企业提升其出口竞争力,扩大产品出口的必然选择。赵汉清(2018)认为苏州纺织行业在智能制造转型升级方面具有很大潜力,呼吁各级部门及相关企业要重视传统行业在智能制造领域的发展,共同推进我国传统行业的工业转型升级。
苏州纺织产业作为传统支柱型产业,其地位不容小觑,但在当今信息化和知识经济时代,苏州纺织产业蕴含着进行变革和创新的内在动力和要求已久。前人的研究无法契合当今的时代背景,其研究重点与当今迫切解决的问题难以耦合。不难推断,针对当今的纺织产业转型与创新创汇问题,必将引来新一轮的研究热潮,而今后的研究将更侧重于实际问题的解决,更为细化。
(二)本课题研究的意义和价值
课题毕业论文、文献综述、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