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献综述
(一)课题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
电子信息产业的发展是近年来国内外政府、企业家、学者关心的一个重要问题,《中国制造2025》更是把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作为十大重点发展领域之一。对于电子信息产业的分析,国内外学者对于南通电子信息产业的研究很少,但对于国内其他地区或是全国范围内的研究很多,处于同样的大环境下,以下分析对南通电子信息产业也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国内学者认为当前电子信息产业存在的问题主要有以下三点。
一是陈建霖在2015年的文章《成都市电子信息产业优化发展研究》中指出当前,中国在电子信息领域的很多方面都没有建立其核心的技术和创新竞争能力。中国在微电子技术、数字影响、软件开发、多媒体、以及信息化等多方面的许多核心技术都受制于国外,这对国内的电子信息产业的可持续发展造成了阻碍。
二是李义福在2016年的文章《我国电子信息产业发展对策研究》中提出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兴起与发展,我国电子信息产业仍存在缺乏自主创新、缺乏良好的发展环境、核心技术人才短缺、产业结构不合理等问题。
三是张于喆在2018年的文章《电子信息产业发展形势及政策建议》中提出电子信息产业健康持续发展面临着多方面的不平衡、新技术的快速发展与监管之间的不匹配以及对技术发展引发就业冲击和安全问题的担忧。
李义福在2016年的文章《我国电子信息产业发展对策研究》中提出政府应给予更多支持,完善企业周边配套设施,企业培养和引进定向人才,扩大跨国公司数量和规模等。
任燕在2017年的文章《中国电子信息产业竞争力研究》和张于喆在2018年的文章《电子信息产业发展形势及政策建议》均提出要营造公平开放的市场竞争环境、产业健康持续发展的政策举措、要加强新技术的多方位沟通、培养适应新型生产模式的技能人才,以助推电子信息产业的高质量发展。
国外学者更多侧重研究全球电子信息产业,针对南通电子信息产业方面的研究相对较少,。
课题毕业论文、文献综述、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