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药跨国企业对我国医药行业发展的影响文献综述

 2023-01-10 18:02:17
  • 一、 研究背景与研究目标
  • 医药行业是一个新型的行业,也是一个一直保持青春的行业。1978年时我国医药工业产值只有72.8亿元,到2008年时我国医药工业累计实现工业产值8666.82亿元,相当于1978年的123倍,实现了年均17%以上增幅的快速增长,成为国民经济中发展最快的行业之一,远远高于世界制药工业近10年平均约为8%的增长幅度。经济的飞速发展,辉煌成就的不断取得都与我国敞开国门、积极融入国际社会密切相关。随着跨国公司来华投资热情的日益高涨,我国经济也得到了持续、快速的增长,质量水平也不断提高。在2009年时,我国医药制造业实际使用外资金额达到了94486万美元,创造了历史新高,同比增长了43.7%,其中外商独资的比重占到了78%。这些数据都说明外资的不断进入已经明显改变了我国医药市场的格局,具有了举足轻重的地位。尽管外资的大量涌入促进了国家经济的腾飞,但是属于高技术产业范畴的医药制造业的技术能力水平与国际医药巨头之间的差距并没有得到明显的缩小,在象征着高端的创新药物领域中我国企业人无立足之地。医药制造业自身所具有的研发投入高、研制周期长、研发成功不确定性大和需要大量综合型人才等特点,都是我国医药企业通往创新象牙塔的层层阻碍。因此目前新药的研发成功率很低,美国仅为15000,创新药品的数量近年来也呈现出了明显的下降趋势。面对维持现有的市场和地位,国际医药巨头一方面不得不加大研发支出力度,努力进行创新药物的研发;另一方面,迫于研发资金的压力,国际医药巨头纷纷削减在欧美研发中心的项目,将更多地研发活动转移到中国、印度等亚太新兴市场,这就不可避免的为我国医药企业提供了接触先进技术的良机。当前,国际医药界前20名的跨国公司都有在我国设厂,这些医药巨头技术实力雄厚,市场份额可以达到全世界总额的50%,如此近距离的接触必定会产生先进技术的溢出,如何更好地被我国医药企业吸收利用,并带来技术创新能力的提升是值得去深入研究的,这也是本课题研究的意义所在。

目的:跨国公司的进入必然会打破原有的市场结构,给国内企业带来的是双重的作用,但主要还是积极的刺激作用,在这种情况下,如何更好的利用积极的作用规避挤出效应的发生,这是我国医药企业应用技术溢出提升创新能力的根本。那么,跨国公司先进的技术溢出能否被我国医药企业吸收利用并提升创新能力是本课题研究的核心,通过模型和相关的数据进行分析,找出影响的主要因素,扬长避短帮助我国医药企业实现技术创新能力的提升。

  • 二、 文献综述

1.杜兰英,周静的《论跨国公司在发展中东道国的技术溢出效应》中详细地对跨国企业对于发展中国家技术溢出的研究进行了佐证,文中运用数据分析的方法对该理论进行了论证。并且分析了跨国企业技术溢出对东道国企业的正负面影响。2.董书礼的《跨国公司在华设立研发机构与我国产业技术进步》中提到了医药跨国公司的研发机构设在中国,中国医药企业从中如何利用跨国公司技术溢出对自身的发展,以及我国医药行业从中取得的技术进步。3.范妙璇,胡豪和赵海誉等的《提高中国医药科技国际竞争力途径—中国医药行业研发联盟现状研究》中主要说明了我国医药企业在国际竞争中所面对的压力以及对此压力的对策研究,提到我国医药研发联盟的现状,以及研发联盟对跨国企业在华技术溢出的分析以及对我国医药企业的建议。4.何洁的《外国直接投资对中国工业部门外溢效应的进一步精确量化》中主要是在阐述对外资企业技术溢出的分析,说明我国医药企业应该去如何筛选先进的技术,如何去利用先进有效的技术,从而对我国医药企业发展的进步提出相关的建议。5.赵伟,汪全立的《人力资本与跨国收入差距研究的新进展》中对于人力资本在企业发展中的作用进行的深入分析,以及人力资本对于企业发展的作用,对跨国企业对于人力资本的重视。这里面提到了我国企业对于人力资本方面的投入跟跨国企业的差距,建议我国医药企业应着重重视人力资本的投入。6.张海洋的《外国直接投资对我国工业自主创新能力的影响—兼论自主创新的决定因素》中提到了外资医药企业中对于自主创新的重视以及取得的成功,并主要对自主创新的决定因素进行了分析。7.江小涓的《中国的外资经济对增长、结构升级和竞争力的贡献》分析外资经济对中国经济发展做出的重要贡献。外资经济的贡献体现在对GDP增长、技术进步和产业结构升级、扩大出口和提升出口商品结构、增强研究与发展能力的贡献等许多重要的方面。结论是,外资经济不仅推动着中国经济的持续增长,而且改变着中国经济增长的方式,提高了中国经济增长的质量。8.石正军,张铁男《哈药集团发展战略研究》从管理,品牌,资本,营销,产品开发,科技研发,人力资源,企业文化等方面做出了医药企业发展战略的实施方案。9.Simon,D.F.《International Business and Transborder Movement of Technology Transfer in International Business》讲述了医药技术和科技转移活动在跨国业务上所发挥的重要作用,并且从多方面为医药的跨国经营经营和发展提出了建设性的意见,对我国的医药发展具有指导性。10.Aitken,B.amp; Harrison,A.《Domestic Firms Benefit from Foreign Direct Investment?Evidence from Venezuela》通过美国经济评论发表的来自于委内瑞拉的证据显示外国投资对于我国国内企业的发展在各方面的影响,并通过特殊的方法证明我国企业对于外国直接投资所产生的利弊。

  • 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1. 研究思路
  2. 研究主题:医药跨国企业对我国医药行业发展的影响
  3. 研究内容:中国经济的发展需要外资企业的注入,本课题从利弊两方面来分析外资企业给我国医药企业发展所带来的影响。抓住外资企业在我国大量建厂的机遇,利用外资企业的技术溢出效应来带动我国企业的发展是现在我国医药企业所面对的重要课题。目前我国已成为世界最大的原料药出口过和产量世界第一的制剂生产国,销售额位居世界第四位,但若想成为医药强国就必须拥有能够在国际医药界具有很强影响力的大公司,所以建立这样的大医药企业也是今后我国医药行业发展的重中之重。对哈药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的实证案例进行分析。
  4. 研究框架
  5. 概述医药跨国企业在我国的发展现状
  6. 医药跨国企业发展现状
  7. 医药跨国企业来中国发展的原因
  8. 在我国发展的现状
  9. 给我国企业带来的影响
  10. 医药跨国企业在我国市场的技术溢出
  11. 医药跨国企业在我国大量建厂
  12. 外资企业技术溢出的必然性
  13. 我国企业利用外资企业技术溢出的利用
  14. 分析跨国药企的技术溢出利弊
  15. 运用现有的理论分析跨国药企的技术溢出
  16. 找出有利的溢出技术
  17. 对我国药企在吸收外资企业溢出技术的建议
  18. 我国药企利用外企溢出技术建设跨国药企
  19. 我国跨国企业的建设
  20. 哈药集团在利用外企技术溢出方面的成就
  21. 哈药集团的实证分析

第五章 结语

  1. 研究方法

问题:(1)市场集中度低。尽管我国医药企业数目众多,但是并没有规模实力可以在国际医药界立足的大企业,因此也导致了资源分散、过度竞争等不利影响。

(2)产品结构不合理。我国医药企业对新产品的研发投入较少,开发能力较差,因此当前生产的产品中90%以上为发达国家专利过期的药品或是仿制非专利药品。所以,并没有形成一套完整的创新研发与生产体系。

(3)研发经费投入强度不够。我国医药企业的研发经费投入强度远远小于欧美发达国家,尽管逐年有所增加,但差距依旧十分明显。

(4)科研技术人员比重低。尽管近年来在国家的政策鼓励和支持下,我国医药企业科研技术人员的数量和质量都有所上升,但是与发达国家还是相差很远。

研究手段:(1)文献研究

(2)理论数据分析

(3)实证分析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 10元 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立即支付

课题毕业论文、文献综述、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