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选题背景和意义: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经济快速发展,新型城镇化作为我国新时期的重大发展战略,是实现现代化的必由之路,对我国的经济社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与传统意义不同,新型城镇化的“新”在于质量的提升,是综合了户籍、城乡、产城、生态、宜居和社会发展等多因素的城镇化。其内在本质,深刻把握了新时代下社会主要矛盾从满足人民生活基本需求向追求更加美好生活需求转变的必然趋势,是成功实现两个一百年伟大目标的重要途径。
积极推进新型城镇化发展是中国未来经济发展的核心任务之一,《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0》强调的新型城镇化是以人为本、全面健康发展的城镇化,其内容包含居民生活、经济效率、城镇服务、生态环保与协调持续五个方面。想要实现新型城镇化,全面提升城市的综合承载力需要巨大的资金投入。然而,新常态下伴随经济结构转型调整及房地产市场在政策调控下的逐渐降温,地方政府财政收入压力不容乐观,难以满足新型城镇化建设的巨大资金需求,迫切需要金融业为其提供强大的支持。金融是现代经济的核心,而金融集聚作为金融业发展、升级和演化的高级形态,不仅能吸纳大量优质金融机构、组织、人才,贡献就业、税收和GDP,还能提供多元化融资渠道、工具和服务,解决企业、个人和政府的融资需求。
金融集聚和新型城镇化作为我国当前经济社会发展关注的热点,无疑成为了学术界研究的焦点。然而,国内外学者们对于金融集聚与新型城镇化的关系研究,主要聚焦于二者自身研究,将很少二者联系起来研究。从已有的金融集聚对新型城镇化的影响研究看,学者们主要从线性关系角度去研究,很少有从非线性和空间性角度研究。此外,从历史经验来看,金融化及其空间集聚是城镇化发展的高级形态,是地区经济社会繁荣的标志,因此,金融聚集对我国新型城镇化的发展乃至经济的发展都有着深远影响,同时,从非线性和空间性角度探讨金融集聚对新型城镇化的影响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
- 课题关键问题及难点:
- 关键问题:
- 金融集聚与新型城镇化水平测度分析。
- 金融集聚对新型城镇化影响的实证分析。
以上两点为本文重点阐述的问题,也是本文的难点所在,本文将这两点问题采用理论研究与实证研究相结合,利用创新的思维分析问题,具有一定的挑战性。
- 基于以上问题中的其他难点:
- 实证分析软件的运用。
- 变量的选取。
- 数据的收集与完整度。
- 空间计量模型的建立。
- 指标体系的构建。
- 文献综述(或调研报告):
梳理国外现有的文献,发现学者们关于金融集聚对城镇化影响的研究相对较少,主要的研究还是集中于二者本身。而在相关文献中,大部分学者主要以金融有助于城镇基础设施的建设为主体,从而研究金融集聚对新型城镇化的影响。Richard B.Andrews(1988)研究了美国和英国等发达国家和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和投资水平对城镇化的影响,发现资金投入水平在城镇化建设中起着决定性因素。Nahashiamp;Stannics(2007)基于金融功能视角,认为完善的金融体系,能充分发挥金融资源配置作用,为城镇化进程提供资金保障。Kempson(1999)基于农村经济角度,认为农村金融发展的滞后致使农村经济发展缓慢,使得区域发展不平衡,进而影响城镇化的进程。Nahashiamp;Stannics(2007)基于金融功能视角,认为完善的金融体系,能充分发挥金融资源配置作用,为城镇化进程提供资金保障。Pradhan(2010)研究印度经济増长与金融发展、城镇化三者之间的关系时,发现金融水平的提升能极大的提升城镇化水平。Changhua Ye等(2018)认为研究金融聚集对城市化的影响,对于低碳城市的清洁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新世纪以来,习近平主席提出了新型城镇化要坚持的五大理念,在快速推进的城镇化背景下,国内学者愈加关注金融与城镇化的关系。汪小亚(2002)对金融和财政性资金来源进行了区分,证实金融通过基础设施建设、中小微企业的成长、人口规模扩大等途径推进了城镇化进程。金融有利于通过产业升级和知识溢出等支持新型城镇化。于斌斌(2017)基于城市动态空间面板模型研究发现,金融集聚通过空间溢出促进了产业结构升级。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尤其是金融集聚能吸引大量的财务、法律、计算机等高端人才,推动高级人力资本向城市转移和集聚。同时,巨额投资会衍生创造大量就业机会,为农业转移人口提供收入机会,进而增强人口流动稳定性。此外,俞思静和徐维祥(2016)等以江浙沪25个市为研究对象,构建金融集聚与新型城镇化评价指标体系,采用PLS模型和耦合模型测度两者的发展水平及耦合协调度,分析其时空分异规律。王周伟和柳闫(2016)等研究了金融集聚和新型城镇化的序列相关性与空间相关性,从网络关联视角讨论了金融集聚支持新型城镇化发展的直接效应、间接效应及总效应。范兆媛和周少甫(2017)通过研究发现金融业的规模对新型城镇化的发展有着明显的促进作用,并且对中、西部地区的促进作用更为明显;同时,金融效率和结构会明显拉动西部地区的新型城镇化发展。王弓和叶蜀君(2016)认为金融集聚是通过知识溢出、资本深化、产业升级三种路径来对城镇化产生影响,产业升级路径作用城镇化的效果最强,其次为资本路径和知识溢出,同时金融集聚结合三种路径后,对周边地区城镇化的带动有显著提高。李宝礼和胡雪萍(2015)通过政府财政收支缺口、城乡二元系数、产业结构升级系数和外商直接投资四个潜在路径进行分析,认为金融集聚对城镇化的发展存在明显的促进作用,同时政府财政收支缺口路径的促进作用最大,城乡二元结构路径对城镇化发展具有阻碍作用,产业结构路径的促进作用有待提高,外商直接投资路径的促进作用最弱。李凌妹(2015)认为金融集聚通过资金支持新型城镇化发展主要可以分为两种方式:一是政策性的金融推动,这种方式依赖于政府信用,而实际的资金支持也主要是政府财政收入以及信用担保融资两部分构成。政府通过对投入到新型城镇化建设中的资金进行引导、补充、调整来确保新型城镇化合理有序地进行。政府也可以通过货币政策,调整货币供应量,再通过政府信用担保、再贴现等方式引导各类金融机构对新型城镇化建设进行投资。二是市场性的金融推动,这种方式是指各类金融机构以市场导向为基础,追求本身利益最大化,为优质项目筹集资金提供优质服务。王春阳和李伟军(2017)认为金融集聚会促进人力资本水平的提升,人力资本水平的提升会加快农业转移人口非农化,而转移人口的人力资本水平越高越容易在城镇获得稳定就业,收入也会越高,对城镇化进程更具有推进作用。
已有研究取得了丰硕的研究成果,带给我们许多有益启发。然而,多数研究的前提假设往往基于线性条件,忽视了现实背景下存在的非线性问题,这成为本文关心的重点。
- 方案(设计方案、或研究方案、研制方案)论证:
- 研究思路
本论文的具体框架主要是由理论、实证和结论三个部分构成,具体如下:
(1)理论部分。首先,从研究背景及意义出发引出需研究的相关问题;其次,梳理国内外相关文献寻求最好的研究切入点;最后,根据文章需要确定适合的研究方法。
课题毕业论文、文献综述、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