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双修”背景下的工业遗址景观保护研究(二)文献综述

 2023-05-21 19:02:29

文献综述

摘要:城市中存在着历史遗留下来的工业废弃地(或称棕地),如何对工业遗产进行改造和振兴使之成为可利用的场所。

三个问题:工业棕地在景观中的定位和类型;把棕地改造成新式景观环境的方法、手段和材料;棕地的产业遗址构造。

关键词:后工业景观;景观再生设计;风景园林规划设计;水泥厂城市的后工业景观设计是一个城市在工业高度发展后的新地标设计,在这个设计中原有的植被和废弃地块分布很不规则,这在城市景观规划和建设过程中是个巨大的挑战。

随着城市功能空间的转变,景观内部设计和外部转变是对城市工业发展的一种体现。

随着社会经济发展和城市化进程加快,世界各国的经济结构发生了巨大的调整,传统工业开始逐步走向衰退,伴随而来的是在城市中留下的许多工业废弃地。

这些工业废弃地是生态环境被严重破坏的生态系统,给城市带来了一系列的环境问题,基于对这些环境问题的普遍关注,人们开始关注于工业废弃地改造再利用的问题,通过对废弃地进行更新改造和生态恢复,以获得更新再生的景观资源和生态环境,同时保留场地历史文脉的延续性。

工业废弃地的改造成为了当代景观学术界研究的重点和热点之一,面对城市工业废弃场地,景观设计师任重道远。

1 研究目的及意义1.1研究目的对工业废弃地的更新、改造,不仅仅是改变一块土地的贫瘠与荒凉,保留部分工业景观的遗迹,也不仅仅是艺术、生态等处理手法的运用,最终的目的是通过这些更新、改造,城市实现经济、社会和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而对于一个可持续发展的城市,毫无疑问保护资源和环境是其实现可持续发展的一个核心问题,而这种资源不仅包括土地、水等自然资源,也包括文化、历史等人文资源。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 10元 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立即支付

课题毕业论文、文献综述、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