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兰陵村村史馆展示设计文献综述

 2023-05-10 17:11:30

文献综述

本次毕业设计课题为南兰陵村村史馆展示设计,农耕文明是人类历史上最早形成的文明形态, 也是中华文明基本的精神特质和生生不息的活力源泉。

但是随着工业化、信息化和城镇化的迅猛发展, 农耕文明在整个现代文明体系中的地位和作用日益式微,如何化解农耕文明与现代文明之间的矛盾, 留得住青山绿水, 记得住村貌乡愁, 成为了美丽乡村建设和乡村文化振兴的重要课题, 而村史馆建设就是这一课题重要的研究内容之一。

一、村史馆的概念:在20世纪60年代,新中国最早出现村史馆这个名称。

1963年5月10日,毛泽东就中共东北局与河南省关于农村社会主义教育运动的报告作出批示:用讲村史、家史、社史、厂史的方法教育青年群众这件事,是普遍可行的[1]。

村史馆作为村史编写的附属物,基本是当时国家意志的直观展现场所,是新的民族、国家建立,急于重塑历史来满足当下的利益考量[2]。

村史馆,又称村史档案馆、村史博物馆、村史室、村史陈列馆、乡情陈列室、乡情村史陈列室、村史展览馆、村史文化馆、农民博物馆等,一般介绍本村概况和村落起源与发展。

村史馆不仅反映出村落的历史特征,还注重典型事件和人物等方面内容的展示。

二、村史馆现状及问题1、国内外现状截止2017年,在过去的30年里,美国现存的历史博物馆的参观人数一直在下降,遗址在提供令人信服的、基于历史的现代体验方面不断受到挑战。

活的历史博物馆的独特之处在于,它们通过创造通常被称为真实体验的东西,使用口译员、表演和物品等工具,将游客带入过去[3]。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 10元 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立即支付

课题毕业论文、文献综述、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