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献综述
文献综述摘要:按照南京市江宁区基础教育设施建设计划,以南京市江宁区竹山小学校园更新及建筑设计项目(包含风雨操场、教学楼、食堂建筑设计)为设计对象,结合国内外有关人口变动对义务教育标准化建设中学校设置产生的影响的理论研究,与国内外相关学校建筑的理论研究和案例分析,尝试解决本项目内食堂建筑陈旧、职校时期规划建造的宿舍楼区闲置、缺少风雨操场与教室、缺少停车空间等问题,从而满足项目所在地周围生源的入学需求,达到缓解义务教育入学压力、升级办学设施、改进办学条件的目的,阐述了学校建筑的设计理念与方法,为后期方案设计做好准备。
关键词:学校建筑,校园更新,人口变动对学校设置的影响一、关于课题1.项目背景项目位于南京市江宁区,建设用地红线内的可建设面积约7.578万平方米,现状地形地势平坦,周围交通条件一般。
项目整体定位是在竹山小学现有的学校建筑建设基础上,通过研究人口变动对学校设置的影响,来预估学生入学高峰期学校设施所需满足的学生承载量,决定场地上的现有建筑的去留问题,通过变更使用功能、拆除原有建筑、扩建原有建筑等方法,在尽可能活用原有的已建成学校建筑的基础上,对学校进行整体更新,给未来预留好足够的发展用地与办学空间。
2.用地概况项目基地(图1)形态为不规则矩形,地块平整,南北长约385米,东西宽约277米,用地面积75776.38平方米,地块南侧为竹新路,北侧是外港河河道,西侧是小龙湾路,东侧是竹山中学,竹山中学暂时借基地东北部的小地块用作食堂用地,两个校园之间远期规划预留一条城市道路,在设计中要考虑到远期地块归还问题。
3.用地及规划设计指标总用地面积:约75776.38㎡用地性质:教育用地容积率:≯1.00绿地率:ge;35%建筑高度:校园内建筑层数原则上不超过五层,体育馆不超过三层,建筑高度 le;24m,并应满足国家和地方的现行法律、法规、技术管理规定。
4.设计依据4.1本设计任务书、用地红线图、地形图及相关附件。
4.2国家有关法规、规范等,如《民用建筑设计统一标准》(GB 50352-2019)[1]、《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 50016-2006)2018修订版[2]、《城市道路和建筑物无障碍设计规范》(JGJ 50-2013)[3]、《中小学校建筑设计规范》(GB 50099-2011)[4]、《建筑设计资料集》第4分册[5]、《建筑设计资料集》第6分册[6]等。
二、文献综述1.人口变动对学校设置的影响1.1南京市人口变动特点据《南京市统计年鉴2021》[7]中的主要年份户籍人口及自然变动情况表(表1)显示,2020年南京市人口出生率为9.49,死亡率为6.00,同期南京市人口自然增长率(出生率-死亡率)仅为3.49,创下2013年以来最低记录。
数据显示,虽然2015年出台的双独二孩政策与2016年出台的全面二孩政策在短期内提高了南京市的出生率,但随着时间的推进,全市的出生率在2017年达到最高峰后较前一年就一直呈持续性下降趋势,且仍然有着继续下降的趋势。
课题毕业论文、文献综述、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