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色有隔内生真菌Exophiala salmonis与纳米CuO的相互作用研究文献综述

 2024-06-11 20:18:20
摘要

深色有隔内生真菌(DSE)是一类广泛存在于植物体内的有益真菌,在促进植物生长、提高植物抗逆性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

纳米CuO作为一种具有广谱抗菌活性的纳米材料,近年来在农业领域展现出巨大的应用潜力。

本综述回顾了DSE和纳米CuO的研究进展,重点阐述了纳米CuO的抗菌机制、DSE与纳米CuO相互作用的研究现状以及主要研究方法,并展望了DSE与纳米CuO相互作用的未来研究方向。


关键词:深色有隔内生真菌;纳米CuO;相互作用;抗菌机制;研究方法

1.引言

深色有隔内生真菌(DarkSeptateEndophytes,DSE)是一类普遍存在于植物根系中的内生真菌,因其菌丝具有深色隔膜而得名[13]。

DSE能够与植物形成互惠共生关系,促进植物对养分的吸收和利用,提高植物对干旱、盐碱、重金属等非生物胁迫的耐受性,并增强植物对病原菌的抵抗力[14-15]。


纳米CuO作为一种具有优异性能的纳米材料,由于其粒径小、比表面积大、表面活性高等特点,表现出显著的抗菌活性[3,5]。

纳米CuO的抗菌机制主要包括:破坏细胞膜结构、诱导氧化应激、抑制酶活性等[4,7]。

近年来,纳米CuO在农业领域作为一种新型抗菌剂,在防治植物病害、提高作物品质等方面展现出巨大的应用潜力[4,10]。


Exophialasalmonis是一种常见的DSE真菌,其与纳米CuO的相互作用研究对于深入了解纳米CuO对DSE的生物学效应、开发新型DSE-纳米CuO复合生物制剂具有重要意义。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 10元 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立即支付

课题毕业论文、文献综述、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