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献综述
(一)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
随着我国教育体制和教学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人们对学生的素质教育给予了越来越多的关注。在中学教育阶段,音乐这一学科具有知识面广以及曲风多样化等特点,是培养学生音乐鉴赏能力和音乐素养的重要教育资源。初中音乐教材中含有很多民族音乐,对培养学生良好的民族精神以及意志等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总体来看前人研究成果,在民歌教学研究方面,前人大多是集中于宏观的民歌教学,对于学校音乐教育中的区域性民歌教学则较少论述;而在山东民歌研究方面,学者们则大多集中于山东民歌本体的分析与研究,对于山东民歌的现状及如何应用于中小学音乐教育则很少论及。
(二)文献综述
从国内对中学音乐教学的研究上看,取得了不少成绩。冯光侄先生在《民族音乐文化传承与学校音乐教育》一文中,强调了民族音乐作为文化的一部分在学校音乐教育中的作用。在该文章中,提出了音乐教材编写的民族性和加强课外音乐活动的民族性。叙述了关于民族音乐的概念和划分,提出了"母语"文化和教育"守plusmn;"的概念,强调了多元文化共存中民族音乐文化的重要性,提倡在中学音乐教育中,重视"守土"职责。
1996年在广东召开了 W"中华文化为母语的音乐教育"为主题的研讨会。福建师范大学副校长王耀华教授在会上W《根,深扎于中华文化的土壤》一文,阐述了音乐教育要建立在中华文化之上,通过音乐教育对学生们进行中华文化的渗透。巩胡在硕士毕业论文《学校音乐教育与民族音乐传承——长春市中小学音乐教育现状的调查分析与对策研究》中,论述了在全球化的大背景下,民族音乐教育的重要意义。作者主要针对长春个别中小学进行了一系列的问卷调查,从外部的社会因素、家庭因素和内部的教师、教材和学生等因素分别做出了分析。
蒋薇在她的论文《中小学开展民族音乐教学的现实意义和有效途径研究——对课程标准关于"弘扬民族音乐"理念的体认与践行》中,W音乐课程标准中"弘扬民族音乐"的理念为出发点,探讨了民族音乐教育的重要作用。关于相关的文章还有很多,如惠芳的《当下音乐教育中民族音乐的重要性》、《学校音乐教育与民族音乐文化的传承》、《音乐的民族情感与民族音乐教育》、《浅谈新课标背景下的中学民族音乐教育》等等诸多文章。
随着国内教学质量的提高越来越重视学生的素质教育,把民歌教学纳入了音乐教学中,在一定程度上引起了学者们的关注,并展开相应的研究,其主要的研究观念有:(1)有一部分学者认为乡土民歌在中学音乐校本课程建设中的重要性,并举例针对临沂地区中小学校本课程的开发现状和以民歌为主体中学音乐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建设提出意见:“选取内容丰富适合课堂教学建设使用的民歌,并营造丰富的课堂教学手段。”(2)还有一部分学者认为通过对当地音乐学科中加入民族音乐教学内容面临的教学问题以及对当地开发与应用民族音乐、传承与发展民族音乐等问题进行了探索:“要强化继承与发展民族音乐意识,宣传内容要深入人心,加大音乐教师民族音乐教学能力的培养力度,加强民歌研究,使教育科研辅助教学实践,促进民歌传承。”
作者认为山东民歌为我国音乐的发展发挥着不可或缺的作用,在音乐的节奏、歌唱形式以及结构等方面具有独特的艺术特征。山东民歌的体裁丰富多样,适合引入小学音乐教学的体裁有儿歌、小调、秧歌与花鼓、山歌。山东民歌题材内容广泛,适合引入小学音乐教学的题材中,有描写山东当地风俗习惯的;有表现革命斗争的;有表达爱情的;有反映人民苦难生活的;还有传播知识的。本文将重点阐述山东民歌引入小学音乐教学中的实践过程,笔者从实际出发,以观察者、分析者、实践者的身份深入教学过程,通过在课堂中学习山东民歌,让山东民歌流淌在每个学生的心田,以此激发小学生的文化认同感和民族自豪感,感受家乡的民歌艺术魅力和人文精神,从而具备家国情怀和培养完美人格。
课题毕业论文、文献综述、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