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二年级童话群文阅读教学设计文献综述

 2023-09-25 09:20:19

文献综述

一、文献综述与调研报告:(阐述课题研究的现状及发展趋势,本课题研究的意义和价值、参考文献) (一)研究背景群文阅读教学实践也简称为群文阅读,它是近来在我国大陆如火如荼发展的一种具有变革性的阅读教学实践。它最大的特征体现在其由单篇课文的阅读教学走向多篇课文组合的阅读教学,刚开始它只是在阅读教学方法层面上的改变,但由于教育行政部门的介入,专家学者的研究和探讨,以及一线教师的积极的响应。如今,群文阅读已经逐渐发展成为具有实践性和前瞻性的阅读教学理念。 (二)核心概念界定 1.群文阅读 “群文阅读”可以表述为在一个或多个的议题下,把几篇文本材料按照内在联系建构成的一个阅读整体,以供学生围绕着其中的议题对之进行阅读建构的过程。“群文阅读”某种程度上可以说是一种阅读理念。在教学方面,它亦是一种革新的教学思想。在不同的情境中,它也有不同体现,在课堂中她体现为“课堂教学模式”,而离开课堂它表现为一种阅读实践活动。 群文阅读是阅读教学的内涵发展,群文阅读是阅读课程的崭新领域,群文阅读是阅读方式的革故鼎新,群文阅读是阅读素养的有力保障。 2.群文阅读教学 群文阅读教学顾名思义是指关于群文阅读教学的一种方式。它是“师生紧扣着一个或几个议题进行多篇文章的阅读和共同建构,达成共识的过程[1]”。作为一种新的课型,其基本教学形态为:根据学生品德教育和阅读能力提升的需要确定议题,并且根据议题选取一组内容、形式、表达方法等与议题相关的文章,老师启发学生紧扣议题开展阅读、探讨和建构。群文阅读教学的目的是增加学生某一议题的阅读篇目,让学生从多层面、多角度进行读议,达到共同高度认知,从而提升学生阅读力和思考力。 3.童话 “童话”一词在《现代汉语词典》中的解释是“儿童文学的一种体裁,通过丰富的想象、幻想和夸张来编写适合于儿童欣赏的故事”。“童话”一词在《辞海》中的基本解释是“儿童文学的一种,经过想象、幻想和夸张来塑造艺术形象,反映生活,增进儿童性格的成长”。综上所述,所谓童话是儿童文学体裁之一,通过丰富的幻想和夸张、象征、拟人的手法塑造形象,以适宜于儿童阅读的作品。童话是儿童文学的一种体裁,通过丰富的想像、幻想和夸张编写的适合于儿童欣赏的故事。 童话的基本特点有:根据儿童心理发展的特点编写;有独特的修辞手段,如象征、比喻等。对于处于人生早期的儿童来说,他们富于幻想,对世界上的一切事物都非常好奇,没有明确的主客体概念,认为万物有灵,如认为周围的一切都像自己一样,既会高兴也会哭鼻子,也会肚子饿和口渴。因此,儿童有自己的独特认识世界的方式。为了帮助儿童认识周围的环境和事物,就要创造一种既适合他们的心理特点,又利于他们的发展的中介。 童话的本质及其对儿童发展的价值正好可以起到这样的作用。同时,童话也是儿童喜爱的。正如列宁所说:“儿童的本性是爱听美妙的童话的。”[2]

(三)国内外研究现状与发展趋势 1.群文阅读的相关研究 (1)国外研究 早在 1996 年,日本佐藤学教授第一次提出“群书阅读”[3]的概念,他从接受美学角度阐述“群文阅读”,这是读者自主选择文本,进行个体自我或社会意义建构的一个过程。此外,他积极倡导“学习共同体”[4],主张合作学习。 在国外,一线课堂的实践摸索是群文阅读教学的基础,如在日本两节课的时间里,学生要完成十几篇文章的阅读。“阅读作业室”、“讨论阅读的书本”是美国的小学语文课程的组成部分之一,“教师用5到15分钟的时间教阅读的方法策略,学生至少花30分钟阅读”[5]。 西方的阅读教学多采用泛读拓展式的阅读教学方式,侧重于学生对于某一主题或领域的阅读材料进行广泛的阅读,试图通过大量阅读获取知识以及提高学生获取文本信息的能力。[6] (2)国内研究 通过阅读相关文献文章,关于群文阅读的意义及价值,笔者做了以下总结。 蒋军晶在《群文阅读教学:概念、价值及实践路径》中认为群文阅读教学的核心价值体现在以下几点:第一,实现课程标准阅读量的目标;第二,满足现实生活阅读的需求;第三,改变部分教师的教学习性;第四,提升学生的阅读思辨力。[7] 于泽元在《群文阅读:从形式变化到理念变革》中提出:“群文阅读教学是把语文知识和人文精神转化为学生语文素养的有效途径;群文阅读教学可以开阔学生视野,提升学生思维能力,提高教学效能;群文阅读教学大幅度地提升学生的阅读兴趣;群文阅读教学可以提升教师的专业思想和专业能力。”[8] 倪文锦教授认为“群文阅读对学生所产生的潜移默化、文化熏陶的作用较之单文本阅读要广泛得多、深厚得多、持久得多”。[9] 群文阅读的理论研究主要集中在:群文阅读教学的概念、理念、价值等方面。 西南大学教育学部的于泽元教授和重庆树人教育研究院的成员在《群文阅读:从形式变化到理念变革》进行了详细的介绍,他们认为群文阅读发展的理论基础是多文本阅读教学的尝试,这种尝试分五个层级:第一个层级以教材为主;第二个层级突破了教材,强调以课内教材内的文本为主,增加课外教材外的语篇阅读;第三个层级和上述思路一样,但是把范围扩展到整本书的阅读,强调整本书阅读;第四个层级实际上是在上述基础上进一步深化,提出一篇带多篇、一本带多本的阅读教学方式。这种教学方式中有一个核心主题,阅读教学围绕这一主题展开,常见的以“主题阅读”为代表;第五个层次把课内和课外阅读打通,引导学生走向更宽广的阅读世界。[10] 李海容在《穿梭字里行间,找寻快乐源泉——小学二年级群文阅读快乐起来教学设计及反思》中强调有效的“群文阅读”教学,在定好议题、选好文章的基础上,还要设计合理的教学活动,依靠有步骤、有程序的阅读教学策略,尽可能缩短儿童天生能力间的差距。[11] 罗孝平在《“父爱如山”——群文阅读教学设计》中强调比较阅读,领悟写法。比较的时候,可以从文章的主题、细节和作者写作的对象、目的、内容等方面去揣摩。学生阅读,教师随机点拨和提醒,帮助学生去发现。[12] 蒋军晶的《小学生群文读本》中提出:群文阅读,在碎片化世界里给你一块吸住碎片的磁铁;群文阅读,努力把世界连成一个整体;群文阅读,比“记忆”更重要的是“发现”。[13] 朱垚在《科普童话群文阅读课堂教学策略初探 ——以航天飞机水上飞机的教学为例》中认为一节群文阅读课上,学生面对几篇文章,便忙于读书、思考、讲述、倾听等语文实践,教师不得不少问少讲,课堂上学生因此真正成为语文学习的主人。它作为一种新的课型,很值得语文老师们去探索一条合宜的途径,以达到追求实效和落实语用的教学目标,使其发挥积极作用。[14] 纵观群文阅读的研究历程,树人教育研究院基于承担的全国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课题,联合国内外阅读教育研究专家,以团队形式率先在国内大范围的探索群文阅读这种全新的阅读教育形态。四川、北京、河南、浙江、福建等十几个省份的省级教研机构陆续举办了本省市群文阅读课堂教学观摩研讨活动。2012 年,树人教育研究院启动了“阅读播种人”计划,传播全新的阅读理念,播撒儿童阅读的种子。研究员通过招募志愿者,组织培训,通过开展课题研究及举办论坛等形式,培养了一批又一批优秀“播种人”。随后阅读“播种人”在全国各地生根发芽,优秀教师不断涌现,为给教师提供广阔的互动交流平台,大力推动了“群文阅读”的改革实验。实践表明,群文阅读作为创造性的语文实践,打通了课内外阅读通道,对学生阅读能力和阅读品位的提高有着积极的作用。近年来,群文阅读正在纵深发展,已经成为中小学儿童阅读和语文教学的一种重要实践活动,这种实践能够让更多老师重视群文阅读,让更多家长更好地支持群文阅读,让更多学生在群文阅读过程中得到健康的发展。群文阅读植根于中小学语文课程,不仅对语文课改起到积极的推进作用,也助力学生阅读力的提升和人的长远发展,极大地提升了学生的阅读兴趣和阅读能力。 2.小学语文童话群文阅读的研究 毛惠娟在《走进童话,叩开低年段群文阅读之门——二年级群文阅读童话篇教学》提出以“单元整合、群文阅读”策略为指导,以故事树为线索,实现教学内容、教学时空、教学方法的全面开放。在教学本单元童话故事时,注意各个童话故事之间的内在联系,发挥其整合优势,突出重点,抓住要点。[15] 纵观群文阅读的研究内容,群文阅读是阅读方式的一种革新。新课改大力提倡学习方式的转变,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群文阅读正是新型学习方式的一种实践形式。一方面它需要读者具有一定的单个文本的阅读能力(这是自主学习的表现),另一方面它更需要合作、探究学习方式的参与和介入。因此,群文阅读与传统的单个文本的阅读,两者的关系不是代替与被代替的关系,而是互补、发展的关系,它使阅读更符合生活的真实。与传统的单个文本的阅读相比,群文阅读使阅读对象从一个增加到多个,阅读内容从一元发展到多元,阅读视角从单角度到多角度,阅读方式从一篇一篇地读到一组一组地读,阅读顺序由单一的从头至尾的纵式阅读,发展为既有纵式阅读又有横向联系的网状阅读,读者的思维容量也随之大大扩展,从而促进思维品质得以大幅度提升。 3.发展趋势 然而,群文阅读教学仍存在一些困惑。例如群文阅读形成了结构化,教学目标不够聚焦,教学指向不切实际,课堂主体不够明确。[16]群文阅读的出现具有针对性以及实用性,然而由于它发展的时间比较短,以至于它只是在很小的范围内被运用。再加上这种教学形式需要一线教师们利用平时繁忙的工作之外的时间用心筛选与教学内容相关的文章,也会花费教师一定的时间来进行群文阅读的针对性指导以及问题的解答。因此,部分教师即便在知道这种良好的阅读教学模式的情况下,也不愿意运用到自身的教学工作当中。其实教师们进行教学的最终目的就是让学生们学到相应的知识,并且相应的能力有所提升。尤其是在学生的小学阶段,为学生讲述一些太多学术性的、专业的内容不太现实,因此最为重要的就是提升学生们的阅读、学习能力。其次,在目前的群文阅读教学实践中,教学资源的缺乏也成为了一大难题。这些困难都应当引起我们的反思和关注。 “群文阅读教学”让阅读从单文本走向多文本,从读懂一篇走向读通一类,走向阅读内容的多元化、立体化,正是要营构一个个能够引导学生广泛、深度参与的鲜活的“阅读和学习情境”(也是一个个“阅读、学习任务群”),融合听说读写,跨越古今中外,打通语文学科和其他学科、语文学习与学生的生活世界,运用优质的素材和范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力,提高语言文字运用能力。教育改革的首要目标是促进学生的未来发展。群文阅读发展到现在,目前还集中在阅读上,未来可能想要看到的,或者说大家所希望的就是这样的研究怎样和改革时代大潮中其他新的理念一起融合向前,从阅读本身,影响到语文教育的其他各个方面。阅读只是我们语文教学的一个方面。[17]

(四)研究的意义与价值 1.通过全面客观地了解“群文阅读”,使作为一种教学理念的“群文阅读”充分发挥其发展思维、促进学生学习与成长的作用。 2.通过对小学语文童话群文阅读的研究,更好地理解、遵循新课程的改革要求,对小学语文教学的发展有着一定程度上的推动作用。 3.通过对小学语文群文阅读教学进行研究,有利于提升自身的教学理论水平及教学实践水平,为未来的教学工作奠定良好的基础。

(五)参考文献 [1]王朔,李爽.群文阅读实践概述[J].上海教育科研,2015,04:56-59. [2]孙璐璐.童话,绽放语文美的瞬间[J].学子(理论版),2016(7). [3]佐藤学.课程与教师[M].钟启泉译,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3:78. [4]于泽元,王雁玲,黄利梅.群文阅读:从形式变化到理念变革[J].中国教育学刊,2013(06):62-66. [5]吴忠豪.美国的小学语文课程和阅读教学[J].外国中小学教育,2002(3):34. [6]陈婷婷.小学语文群文阅读教学设计研究[D].上海:上海师范大学,2017:6. [7]刘大伟,蒋军晶.群文阅读教学:概念、价值及实践路径[J].南京晓庄学院学报,2016,32(01):33-37 123. [8]佐藤学.课程与教师[M].钟启泉译,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3:81. [9]蒋军晶.小学生群文读本[M].浙江:浙江少年儿童出版社,2017. [10]于泽元,王雁玲,黄利梅.群文阅读:从形式变化到理念变革[J].中国教育学刊,2013,06:62-66. [11]李海容.穿梭字里行间,找寻快乐源泉——小学二年级群文阅读《快乐起来》教学设计及反思[J]. 教育科学论坛,2015(10):22-24. [12]罗孝平.“父爱如山”——群文阅读教学设计[J]. 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17(10):60-61. [13]倪文锦.语文核心素养视野中的群文阅读[J].课程.教材.教法,2017(06):46-50. [14]朱垚.科普童话群文阅读课堂教学策略初探——以《航天飞机》《水上飞机》的教学为例[J].小学教学研究,2015(16):23-25. [15]毛惠娟.走进童话,叩开低年段群文阅读之门——二年级《群文阅读童话篇》教学[J].语文知识, 2017(12):46-49. [16]吕林.群文阅读的现实困惑与应对举措[J].小学教学参考,2018(25):33-34. [17]李胜力. 把握一篇定位一类走向一本——例谈'一篇带一本'的群文阅读策略[J]. 教学月刊(小学版)语文, 2017(6). [18]王泉根.儿童文学教程[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 [19]毛惠娟.走进童话,叩开低年段群文阅读之门——二年级《群文阅读童话篇》教学[J].语文知识,2017,(346):46-49. [20]董红红.在群文阅读中实施“ 五选” 教学策略, 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J].学周刊,2016(1):211. [21]秦慧敏.引领低年级学生走进快乐的“群文阅读”[J].2017年课堂教学改革专题研讨会,2017:285-287. [22]魏桢,邵佳佳.小学语文群文阅读教学的有效设计[J].中国教师·课程与教学,2018,(S1):148. [23]李开忠.小学语文群文阅读教学策略研究[J].学周刊,2014,(01):60. [24]王敏敏.小学语文群文阅读教学策略实践与研究[J].课程教育研究,2018,(31):74-75. [25]鲁爱英.群文阅读理念下的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探究[J].教研·教学理论,2018(15):57. [26]李祖文.关于“群文阅读”教学的一些冷思考[J].语文教学通讯,2015(1):15-24.

[27]吴双.语文群文阅读课堂教学模式建设[D].桂林:广西师范大学,2011. [28]谷瑶莲.小学语文群文阅读教学研究——以长沙市育才二小为例[D].湖南:湖南师范大学,2016. [29]陈婷婷.小学语文群文阅读教学设计研究[D].上海:上海师范大学,2017. [30]盛芬.小学语文群文阅读教学理论及实践探索[D].武汉:湖北大学,2015. [31]王敏.小学群文阅读教学研究[D].上海:上海师范大学,2016. [32]Robinson S . A Multicultural Fairy Tale for Teacher Educators.[J]. Online Submission,2014.

资料编号:[672222]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 10元 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立即支付

课题毕业论文、文献综述、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