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情感在声乐演唱及教学中的重要性文献综述

 2023-10-07 15:15:15

文献综述

(一)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

本课题自立题后,根据任务书和指导老师的意见,总计国内文献15篇,国外文献0篇。通过认真的研读和梳理,初步完成了对声乐教学中情感培养方法的分析。本课题旨在通过分析声乐教学中情感培养的重要性,体现情感教育的价值。

(二)文献综述

本次文献是在中国知网上检索到的知名优秀文章,由于文章太多就以以下三篇文章为例进行综述: 1.米希名.声乐艺术表演中的情感探究[D].中国音乐学院,2017.06.本文主要概述了音乐与情感的关系,在声乐演唱中,良好的听觉感受能够带给人好的情感体验,而听觉同时包含物理和心理两个方面。物理方面:作者通过分析人耳构造和发声器官的不同,简述了声乐演唱中不同的听觉感受。内心听觉能力:不论是演奏还是创作,都是非常重要的心理过程,演唱者具备好的内心听觉能力,不仅能将作品已有的音乐旋律记忆在脑海中,还能将自己的声音融合。音乐性的东西是通过客观认识的,而情感只能在演唱中体验。在演唱过程中,学会情感的转换对于表达歌曲情感有很大的帮助,通过技术上的转换达到情感转换的目的。有了良好的情感体验和演唱技术的支撑,将音乐这门艺术更好的展现。文章的最后,作者附上了《唐帕斯夸莱》选段《姑娘的秋波》的演唱分析和情感分析的研究材料。 该文作者观点一:在声乐艺术中,听众多数情况下局限于自身的认知和感觉,最后的听觉感受并不完整,音乐和情感都离不开内容和形式。由于声乐教学理论往往是从是声乐教师或声乐艺术家出发,因此产生了自上而下的理论体系。反过来看,从声乐学习者的角度,则是自下而上的理论体系。对于声乐情感的体验、掌握和运用,缺少理论的探索和研究。该文作者观点二:音乐的功能就是使人们获得丰富的心灵体验与听觉的审美享受。而声乐艺术表演中情感的表达不是我们自身去创造就会有的,它需要我们真正地学会运用“音乐的语言”将声音和情感融合运用,并在文章最后提出“声音”和“情感”互为“副产品”的理论猜想。 笔者的观点与本人的观点稍有不同,对作品的情感表达不仅要通过技能的把握和运用,还会被演唱时外部环境所影响,在了解作品背景之后,应该通过自己的理解进行二度创作,也要根据听众的反映做出调整。需要了解情感在声乐表演中的地位,并学习良好的情感培养方法才能够更好的加以运用。 2.冯倩.论声乐教学中的情感培养[J].音乐时空,2015(10):160-161.声乐是一种听觉艺术,是以情感渗入为基础。从这个角度上来说声乐教学也是一种情感艺术。每一位声乐老师都应该重视情感在演唱中发挥的作用,在教学中对学生实施良好的情感培养,从而使学生的演唱技巧和情感达到统一。在实际的声乐教学中,许多学生重视声音技巧和发声状态,忽视了声情并茂的重要性,这种急于求成的心理,使音乐内涵无法得到充分的展现。在声乐教学中,只有追求声与情的统一,才能提高声乐教学质量。 该文作者观点一:教师通过科学的实唱练习,使学生感受歌曲的气息,音色,节奏,旋律。让学生在实践中掌握歌唱的技巧,教师要用恰当的情绪引导和激发学生情感,让其把握正确的歌唱环境,并且加深其对歌曲本身内在情感的体会。 该文作者观点二:发声训练注重声情结合,深入挖掘作品的内涵。歌唱是表演的艺术,对歌曲的演唱就是对作品二度创作的过程,通过对音乐文化的了解,发扬属于中国人自己的声乐艺术。 笔者的观点与本人的观点稍有不同,在发声训练时要有良好的发声状态,丰富的面部表情,这样做才能够将自己的情感表现出来。在深入挖掘作品的内涵中,应该让学生去了解歌曲的创作背景,社会背景。这样才能够让学生更好地了解歌曲内涵。其余部分的观点,笔者与该文作者略同。 3.陈蓉.浅析情感在声乐演唱教学中的重要性[J].文化创新比较研究,2017,1(30):26-28. 声乐是音乐的重要分支,也是音乐重要表现形式。通过歌声传达思想,感情和作品背景。在声乐教学过程中,不仅要教授学生声音技巧,还要让学生有情感的歌唱。只有充满情感的声音,才能让作品的表现力、层次更丰富。歌曲的演唱不只是靠好的声音,更重要的是对作品的思想内容和情感的表达。而这些又是演唱者所缺乏的,需要演唱者在生活和作品中多多揣摩。声乐被称为歌唱艺术,需要演唱者有深厚的音乐素养、丰富的人生体验和良好的文学修养。本篇文章共有三个部分。第一部分是声乐教学的课堂设置。第二部分是情感的定义。第三部分是歌唱中情感体验和获得途径。 作者观点一:重视声音技巧,缺乏理论和歌唱语言训练。声乐教学中,往往把声音训练放在重要的地位,老师和学生也在这个方面投入了很多精力。老师会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强调声音的位置,比如靠后一点、往头顶唱。这样做虽然通俗易懂,但是会让学生对发声理论知之甚少。在演唱外文歌曲时发音不准确,这也发现声乐学习者对语言重要性的忽视。 作者观点二:情感在歌唱中有很重要的地位。在演唱时,歌曲的内涵能够激起歌唱者内心情感的共鸣,使情感在充沛的状态当中,调动起发声器官的积极性。这样的歌唱状态,才有助于歌唱者技巧和情感的表达。 观点三:了解作品内涵,体会作品情感。演唱者在学习一首新歌之前,首先要先熟悉歌词和旋律。其次要去了解歌曲历史背景,歌曲作者的生活经历,歌曲的音乐风格。笔者观点与该文作者观点大致相同,笔者认为演唱者还需要积累不同的情感体验,在生活中要多观察自己内心情感的变化,不同的情绪会影响演唱者的声音效果,只有在平时的生活和学习中多多积累提高自己的审美观,这样在面对不同风格的歌曲时,才能够有正确的情感表现。

(三)研究的意义与价值

1.通过分析情感因素在演唱中的重要性,从而了解情感教育在声乐中的价值体现。 2.通过分析声乐教学中情感培养的方法,给教学者提供帮助。3.通过笔者的研究希望可以给同行在声乐教学中以借鉴,用良好的方法教导学生,提高声乐教学质量。

(四)论文提纲

论情感在声乐演唱及教学中的重要性

摘要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 10元 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立即支付

课题毕业论文、文献综述、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