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社会退缩行为的个案研究文献综述

 2023-11-27 09:18:39

文献综述

(一)研究背景

在过去,社会退缩幼儿一直被误以为“害羞”、“老实”而不受人们关注。近些年来,社会退缩的消极影响使人们越来越关注这个问题。《指南》中指出,人际交往和社会适应是幼儿社会学习的主要内容,良好的社会性发展对幼儿身心健康和其他各方面的发展都具有重要影响。而社会退缩行为则制约着幼儿的社会发展。因此,幼儿社会退缩行为的研究是幼儿社会性发展的一个重要研究课题。

(二)概念界定

1.社会退缩

到目前为止,学术界的学者们对社会退缩(social withdrawal)的界定并不完全相同,至今还存在争议。研究者们使用的术语复杂多样,缺乏统一的认识和标准,如行为抑制(inhibition)、害羞(shyness)、社会性孤独(social isolation)、社会性独处(social reticence)等。

叶平枝在《儿童社会退缩的概念、分型及干预研究述评》中,认为“社会退缩”主要有行为描述和社会测量两种定义类型,从行为描述的角度,“社会退缩”被界定为交往频次低的独处行为;从社会测量的视角,“社会退缩”则被视为低水平的同伴接受(被忽视儿)或高水平的同伴拒绝(被拒绝儿),并指出人们更多地采用行为描述的方法来界定社会退缩。例如,西方学者鲁宾等指出,社交退缩是个体独自一人,将自己从同伴群体中孤立出来,不与他人交往的活动。

刘金花主编的《儿童发展心理学》中提出,把较少参与人际交往的儿童称为社会退缩儿童。

王萍主编的《学前儿童问题行为及矫正》中提出,学前儿童的退缩性行为是指在日常生活中,学前儿童不主动与同伴交往,沉默寡言,宁愿一个人玩,也不愿与小朋友们一起玩耍,在陌生的环境中,表现出害怕、胆怯,常独来独往等问题行为。

郑淑杰在《儿童社会性发展与培养》中提到,社会退缩是指孤独的行为,泛指跨时间、情景,在陌生与熟悉壮会环境下表现出的独自游戏、消磨时光的行为,有时简称退缩。本论文从行为描述的角度以郑淑杰的界定为准。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 10元 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立即支付

课题毕业论文、文献综述、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