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献综述
文 献 综 述 《牡丹亭》为明代汤显祖所著的传奇剧本,全剧共五十五出,描写了杜丽娘与柳梦梅生死不渝的爱情故事。
作者通过丽娘因梦生情,后为情而死又因情复活的曲折经历来凸显至情主题。
《桃花扇》为清代孔尚任创作的历史剧,以动荡的南明社会为背景,书写了李香君和侯方域的传奇爱情,借离合之情,写兴亡之感。
这两部作品皆以爱情为叙述重点,相比《牡丹亭》的至情主题,《桃花扇》在刻画男女主人公爱情的同时,更多紧密联系政治事务和国家命运,杜丽娘与李香君的爱情观呈现出一定异同。
本课题将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以杜丽娘和李香君为中心,结合具体时代思潮和历史情境对比分析《牡丹亭》与《桃花扇》中女性的爱情观。
目前,海内外学者对《牡丹亭》和《桃花扇》这两部经典剧目研究颇丰,围绕选题,本文将主要从情节结构、主题及人物形象塑造三个方面展开梳理并进行简要评述。
1.情节结构研究(1)《牡丹亭》情节结构研究目前学界各学者对《牡丹亭》的研究立足于文本,该作的情节结构受到广泛关注。
日本汉学家青木正儿在《中国近世戏曲史》(1930,中译本1936)中认为《冥判》一出为故事情节转折的关键所在,打破了当时情节所呈现的绝望局面,为后续杜丽娘和柳梦梅二人终成眷属创造了必要条件。
刘淑丽在《lt;牡丹亭gt;情节结构论析》(2010)从创作意图、梦与魂游的方式、现实世界和情节的埋伏照应这四方面探讨了《牡丹亭》的情节结构,认为汤显祖按开端承接转折收煞的思路把一个离奇的爱情故事描绘得跌宕起伏。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 10元 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立即支付
课题毕业论文、文献综述、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