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红楼梦》中的女性教育及对现代教育的启示文献综述

 2023-10-24 16:21:10

文献综述

(一)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

从教育思想、女性和女性教育三方面浅谈目前中国学术界对《红楼梦》的研究。

关于《红楼梦》的教育思想研究有1935年纯朴的《红楼梦的教育观》、郑万钟的《漫说红楼话教育》(四川教育出版社,1994)和曹涛的《红楼梦与教育》(中国文联出版社,2002)等。其中纯朴的《红楼梦的教育观》列举13项可供研究的教育问题,开启了近现代红学中专门研究教育问题的通道。还有陶湘、王任坤《教育视野下的红楼梦》(安徽文学,2009),2011年石莎莎的《红楼梦中的自然教育思想》,2014年于洋的《自由与个性解放的诉求——红楼梦的教育世界》,2017年卫疆娜的《歧路灯、红楼梦教育问题研究》等文都涉及教育思想的研究。

对《红楼梦》女性的研究大多是在外貌、语言、动作等方面刻画女性形象,探究女性形象的思想、审美和命运等。关于女性形象的研究:陈超的《在场·聚焦·观照:论红楼梦“边缘”女性形象的叙事功能》(红楼梦学刊,2018),陈熙的《红楼梦中老年女性仆人形象研究》(科教文汇,2018),2016谭含蜜《女性主义视野下英语世界对红楼梦中女性形象的历时性阐释》和刘展、邬学军的《明清江南才女文化对红楼梦女性形象塑造研究》(江西科技师范大学学报,2016)等。对女性的悲剧性研究有褚国香的《论红楼梦中女性悲剧与佛教的关系》(广东技术师范学院学报,2016),马卓昊的《基于话语权的红楼梦女性悲剧命运》(中州大学学报,2016)和凌茜《红楼梦女性悲剧的制度文化原因探究》(佳木斯职业学院学报,2016)等。在女性自我意识的研究方面,有魏钟毓的《从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看红楼梦中女性自我意识的觉醒》(文教资料,2017),沈小琪《红楼梦女性主义意识的萌芽与消解》(北方文学,2016)和苏兰的《红楼梦宝黛诗词与女性意识研究》(知音励志,2016)等。

相关期刊涉及女性接受教育,如刘之淼的《从红楼梦看清代女子教育》(《教育评论》2016年第4期)一文主要研究女子教育。通过对女子接受教育的内容、方式、成效等方面的研究,认为在《红楼梦》中提到的女子教育有其进步性也有其局限性,并且女子接受教育对整个家庭有极其重要的意义。还有王媛、裴惠云的《论早期教育对钗黛性格形成之影响》(陕西师范大学继续教育学报,2003)和于洋的《异化·僭越·启蒙:红楼梦与明清女性身体教育》(华东师范大学学报,2016)等。

(二)研究意义和价值

浅析《红楼梦》的女子教育对现代教育的启示,不仅对开阔文史视野,丰富文化底蕴,启迪创新思维,熏陶高尚情操,提升综合素质,洗潘心灵、升华现代女子们思维的深度发挥效用;而且或可为宣传古典文化,深入普及传统文化的精华尽绵薄之力。

(三)参考文献:

1、庄媛.红楼梦的德育思想及其当代价值研究【D】.大理大学 2017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 10元 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立即支付

课题毕业论文、文献综述、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