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献综述
(一)研究背景
随着互联网科技的不断发展,“微文化”随之悄然诞生,微文化的诞生标志着我们已悄然进入了一个“微时代”——微信、微博、微电影、微小说等多媒体技术的发展,使知识的传播速度大大加快,信息量成倍增加,教学也由此进入了数字时代。在这样的影响下,传统教学越来越不能满足现代教育的需求,一批以在线学习视频为主的学习模式不断涌现,“微课”应运而生[1]。与传统课程相比,微课时间短、内容精、知识点突出,符合网络时代学习者注意力模式。微课作为一种创新性的形式,以其自身精炼便捷的特点成为新时期课程改革的首选。同时其多媒体化的应用也顺应了现代教育信息化的发展趋势,对传统的课堂教学方法是一个十分有益的补充。微课的理论、设计、开发与应用研究也成为网络学习、移动学习研究的热点之一。微课的实质是微型化的网络课程,一门完整的网络课程也可以由众多的与知识相关的教学环节紧密联系的系列微课构成。因此,微课的设计与制作可以在掌握学习理论指导下,像网络课程开发那样进行系统的设计、制作。
同样,随着计算机技术、移动通讯技术、网络技术的高速发展,生活节奏的加快,当代大学生的心理需求和学习习惯也发生了重大变化,他们更加渴望方便、简单、快捷的学习方式,微课正是顺应时代潮流应运而生,其产生适应了教学资源开放、多元和共享的发展需求,对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增强教学效果起着重要作用[2]。
微课一般以5-10 分钟的时间来讲述某个专题的内容 。 在忙碌的现代社会中,微课这种教学形式以其时间短、授课形式丰富、 跨越领域广而成为现代社会尤其是网络社会中普遍欢迎的教学手段。微课要在很短的时间内教授完某个专题的内容,这种教学形式决定了它必然与传统的各种教学形式会有很大的不同。
现今对于微课的说法和评论可以说是众说纷纭,比如微课是精品课程在新时代下的另一种名称、微课是慕课的一部分、微课是说明问题的小课程等。本文认为微课是针对具有明确教学目标且内容精悍的某一知识点,在10分钟内集中说明或解决一个问题的小课程。微课以“短、小、精、趣”的特点,契合了网络时代追求便捷与效率的趋势,解决了教育需求多样性、资源便捷性等问题,促进了教学与现代信息技术的深度融合[3]。所以,微课具有目的性,良好的微课视频必须具有明确的教学目的;教育性,一个好的微课视频,可以让学生在学习课程后,掌握微课视频中的知识点;趣味性,精短的视频通过演示、问答、讨论、探究等形式灵活表达学习的内容,更能有效达到教学的目的[4]。
(二)本课题的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
1.微课的研究现状
(1)国内微课研究现状
课题毕业论文、文献综述、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