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媒体技术基础”微课设计:静止图像压缩文献综述

 2023-09-11 11:24:45

文献综述

(一)研究背景

国内外对微课的定义还没有一个统一的标准。美国圣胡安学院高级教学设计师戴维彭罗斯(David Penrose)把微课程称为“知识脉冲”(Knowledge Burst),以产生一种更加聚焦的学习体验[18];Penrose 的微课概念是指运用建构主义教育方法与理念构建而成,以在线学习或移动学习为目的的实际教学内容,实质上改变了网络课程的教学形式[19]。国内关于微课概念的界定还未达成共识,但其涵义大同小异。刘运华等人在介绍新加坡微型课程研究项目中提到微型课程的理论基础主要是抛锚式教学、基于问题的教学和情景认知理论;胡铁生认为微课是以阐释某一知识点为目标,以短小精悍的视频为表现形式,以学习或教学应用为目的的教学视频,通常还包括相应的教学设计、素材课件、练习评测、教学反思核心和关键、学生反馈等教学支持资源,构成一种半结构化、主题突出的资源单元应用“生态环境”[20];李玉平认为微课程的主要以数字故事为呈现方式,倡导利用碎片化学习时间,宗旨是“5 分钟完成一次学习,300 秒经历一次思考”[21]

而近两年,视频微课正逐步成为教育改革和教育信息化发展的新议题,被应用于多种教育情境中,为信息技术进课堂、信息技术与课程的深度融合以及信息技术对教学方式的改变提供抓手[9]

而关于教育信息资源的根本用途是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即使关于我国教学资源平台建设存在耗时久和花费大的麻烦,但是其囊括的教育资源种类多、数量大,但是却缺少实用性,就是目前普遍存在的不足[10]。为了解决这一不足之处,所以提出“微课”这一教学形式。

现阶段我们在教学中注重推广和使用多媒体的技术,同时利用微课来进行教学这一模式运用越来越广泛。在一节微课的课堂上,教师作为教学活动的主导者,运用预先设计好的教学视频来开展教学活动,重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自主探究的学习能力,但在实际的多媒体微课教学中却存在诸多问题,影响多媒体微课教学的效果。所以对于探索“互联网 ”时代下的多媒体技术的关于如何将微课更好应用在课堂是十分有用的[5]

在新时代下自从提出微课的概念以来,微课的发展十分迅速。各种各样的微课培训、微课学术会议、组织机构等如同雨后的春笋一般。关于发展微课的态势已经从最初的试水阶段上升到现在的白热化态势,不管是高等教育也好、基础教育也罢,还是从事职业教育的工作人员都热衷于开发和研究微课[16]

(二)本课题的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

广东省佛山市教育局胡铁生从教育信息资源的角度升华了微课程的概念:Penrose的微课概念实质上改变了网络课程教学形式,但并没有考虑到资源的“活性”,即微课程是否同传统的开放教育资源一样面临着低利用率的问题,而胡铁生认为只有那些满足教师与学生需求,并且具有半结构化、动态生成的教学资源才具有活性,能够提高微课程的资源利用率[22]。国内有许多高校老师,教育领域的研究学者进行了研究“微型课程”“微课”等不同提法,对研究的范围以及资源组织模式也不尽相同。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 10元 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立即支付

课题毕业论文、文献综述、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