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媒体技术基础”微课设计之三:运动图像压缩文献综述

 2023-11-10 14:49:08

文献综述

(一)研究背景

21世纪,随着网络技术的迅速发展,学习已经不再局限于传统的课堂,一批以在线学习视频为主的学习模式不断涌现,因此微型化在线视频网络课程——“微课”应运而生。与传统课程相比,微课时间短、内容精、知识点突出,能补充传统课堂的学习内容并能有针对性开展课后的学习[1]。与此同时,在提倡以“学生为中心”教育理念的时代背景下,与移动学习、泛在学习、碎片化学习、翻转课堂等融合互联网精神的学习理念思潮相结合,为微课的广泛传播提供了教育应用的土壤[2]。可以说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结合教育时代的快速变革催动了微课的产生,微课是技术和教学的应用融合。

(二)研究现状与发展趋势

1.微课的定义与特征

微课作为教育领域产生的一种新生教学资源,它打破了传统的教室课堂,为开展在线学习,针对性学习,以及合理使用课程资源提供了便捷的途径。微课的应运而生满足了学习者对知识快速掌握的诉求,同时也为现时代智能化的教育提供了广泛的学习资源来源。

对于微课的定义,不同的研究者从不同的视角出发,产生了不同的看法。Educause将微课定义为“一节的短小的视音频,呈现某个单一的、严格定义的主题”[3]。胡铁生老师从微课的“教学活动全过程、资源的应用生态环境和资源组成的生长发展性”视角出发,提出“微型教学视频片段、微教案、微课件、微练习、微反思、微点评、微反馈”等7个微课资源构成要素[4]。刘名卓教授从微课的“课程”属性视角出发,认为微课程需要具备必要的课程要素,如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活动(学习活动)、教学资源(学习资源)、教学评价(学习评价)、以及内置必要的学习支持。微课,常被称作微课程,但微课与微课程有着一定区别,微课程通常包含课程的所有环节,微课视频是微课程中的一个部分,所以微课是包含在微课程里面的,是微课程组成的核心所在。

微课是围绕一门课程中某个关键知识点所制作的短视频,它只是单独的针对于一个要点,不包含所有内容,所以微课的特征十分明显,主要是以下几个点:

(1)时间短,易于传播。微课视频的时间很短,内容容量小,一般大小不会超过几十兆,便于在网络之间传播。

(2)内容精悍,针对性强。微课是针对于课程内容中的一个关键点而制作,内容精悍,一个微课不会包含太多的内容,它有效地细分知识点,使视频内容能够突出主题,这样以来,不仅节省了学生的学习时间,针对性的学习也让学习效率大大提高。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 10元 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立即支付

课题毕业论文、文献综述、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